1951年4月22日傍晚,抗美援朝第5次战役的战斗号角正式吹响。傅崇碧指挥着63军,仅用了短短十几分钟便突破了临津江防线,迅速向敌人发起了猛烈攻势。驻守在前线的南朝鲜伪军第一师,看见志愿军如潮水般涌来,意识到自己已无退路,于是毫不犹豫地开始溃逃。这些伪军士兵的士气低落,逃跑时根本不听指挥官的号召,甚至连美军三师的师长索尔也无法阻止他们的退却。为了鼓舞士气,索尔怒不可遏地拔出手枪,试图威胁那些逃跑的伪军回去迎战,然而没有一个士兵理会他。事实上,连美军的李奇微都无法阻止伪军的溃败,更何况是一个远离战场的美军师长?
伪军第一师的溃逃让美军三师暴露在了63军的攻击下,索尔意识到可能面临被包围的危机,于是指挥部队撤退,并命令英军第29旅负责殿后。然而,英军并不想成为替死鬼,紧接着便也开始撤退,和美军一道逃离战场。看到这种情况,索尔勃然大怒,决定采取极端手段来逼迫英军停下撤退。他下令部队向英军阵地上空发射照明弹,立刻将英军的藏身位置暴露出来。英29旅旅长布罗迪见状,顿时吓得魂飞魄散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——逃命。于是,他带领部队拼命撤退,几乎是亡命奔逃。
展开剩余70%尽管英29旅的主力成功脱身,但布罗迪的王牌部队——双徽营却被志愿军560团成功包围在了雪马里地区。双徽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94年,曾参与无数战斗,尤其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,这个营在紫禁城和圆明园的大肆烧杀抢掠,犯下了滔天罪行。对于这些曾经的暴行,560团的士兵心中充满了愤怒与复仇的决心。双徽营自信满满,认为自己能轻松应对志愿军。营长卡恩更是放言称,自己的营足以消灭志愿军一个师。因此,当得知自己被63军的560团包围时,卡恩反而有些兴奋,认为这将是自己立下赫赫战功的时机。
虽然双徽营只是一个营级单位,但其兵力强大,除了四个步兵连外,还配备了一个支援火器连、一个炮兵连和一个坦克连,总兵力高达741人。得知敌人是英国的王牌部队,560团士气高涨,决心将其彻底歼灭。团指挥官立即部署了战术:第二营和第三营第九连从正面攻击;第一营则绕到雪马里侧翼,切断敌人的退路,并攻占了295.4高地,同时派遣一个连阻击敌人的增援;第三营的剩余两个连则作为预备队,随时待命。
1951年4月24日黎明时分,560团发起了对雪马里敌人的全面进攻。卡恩最初表现得极为轻敌,完全没有将志愿军的进攻放在眼里,直接指挥部队与志愿军展开了对攻。然而,仅仅不到三个小时,敌人就遭遇了惨重损失:两个步兵连几乎全军覆没,其中B连仅剩下17人,副营长也在战斗中阵亡。眼看局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,卡恩急忙命令部队撤退,但却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突破第一营的封锁,只得退回雪马里的主峰固守,等待援军。
为了救援被围困的双徽营,美军调派了三支部队,在坦克和飞机的支援下,企图从不同方向进攻雪马里。然而,这一切都未能突破志愿军的防线,三次进攻都被坚决的抵抗打退。4月25日清晨,560团展开了决定性的一次总攻。在前后夹击的压力下,双徽营的防线终于崩溃。战斗中,560团一名英勇的战士刘光子在上梁下发现了大批英军,他毫不犹豫地投掷手榴弹,并用英语大声喊道:“缴枪不杀!”英军被吓得纷纷举手投降,刘光子一人便俘虏了63名英军,成功一战成名。刘光子所使用的那把冲锋枪,也成为了军事博物馆里的珍贵展品。
双徽营营长卡恩见无处可逃,竟然在尸体堆中装死,企图侥幸逃脱。但最终,他被志愿军发现并俘虏。雪马里战斗中,双徽营的500多名士兵被俘,180多人阵亡,几乎全军覆没。这个曾经有着250多年辉煌历史的英军王牌部队,就这样在志愿军面前彻底崩溃。两年多后,这些被俘的英军士兵被送回英国,其中一名名叫霍利的士兵后来升至上将。他在回忆雪马里战斗时曾这样写道:“与志愿军的交战,我们输了!中国步兵的战斗力,比德国、美国、英国、苏联,都要强!”
发布于:天津市亿策略-配资app下载-配资排排网-线上实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