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“阿卡什”防空系统:一场史诗级的尴尬与巴西的9亿美元惊险
2025年印巴空战中,“国产骄傲”阿卡什防空系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铁卢。面对巴基斯坦无人机编队的低空突袭,号称拥有先进相控阵雷达、射程70公里、可同时锁定64个目标、拦截12个空中威胁的阿卡什系统,却如同瞎子一般,雷达屏幕充斥着雪花干扰,导弹则像无头苍蝇般乱窜,最终未能拦截任何目标。巴基斯坦无人机轻而易举地突破防线,在印军眼皮底下投下炸弹,炸毁了前沿哨所后从容离去。事后流出的战场视频显示,印军士兵疯狂操作雷达面板,系统却毫无反应,这堪称一场军事史上的巨大讽刺。这场空战的余波,也惊动了远在南美洲的巴西——他们差点就斥资9亿美元购买了这批“废铁”。
巴西的“幸免于难”并非偶然。早在2025年印巴空战之前,巴西军方就对阿卡什系统进行了严格的靶场测试。测试地点设在印度西部的靶场,目标是一架速度仅为0.3马赫的低速无人机——相当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式靶机。然而,即使面对如此简单的目标,阿卡什系统的表现也令人大跌眼镜。第一枚导弹在距离靶机百米外自爆;第二枚偏离轨道坠地;第三枚甚至连目标方向都没找准。 巴西军官当场脸色铁青,直言“这玩意儿连土耳其的TB-2无人机都打不下!” 更令人震惊的是,印度宣称阿卡什能同时攻击12个目标,但巴西技术团队发现,该系统一旦遭遇电子干扰,就会立刻“痴呆”,最多只能处理1到2个目标。其采用的半主动雷达制导技术,如同苏联萨姆-6导弹的老旧套路,发射后必须依赖地面雷达持续追踪目标,在现代战场上,这无疑是自杀式的行为——敌方反制雷达一旦开启,导弹就会立刻变成“瞎子”。
展开剩余70%这场测试结果直接导致巴西放弃了价值9亿美元的阿卡什订单,转而购买了意大利的EMADS防空系统。意大利导弹在三个方面全面碾压阿卡什:首先,射程达到45公里,垂直冷发射不易受干扰;其次,采用主动雷达导引头,实现“发射后不管”;第三,直接兼容巴西已有的瑞典战斗机和以色列无人机系统。巴西陆军将领毫不犹豫地表示:“国防不是儿戏,我们要的是北约标准的装备!” 相比之下,印度总理莫迪2025年访问巴西时,试图利用“金砖友情”挽回订单的努力也最终失败,巴西总统直接出示了测试报告,并最终拍板决定与意大利签署合同。
而阿卡什系统的“受害者”远不止巴西。早在2023年,亚美尼亚就以7.2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15套阿卡什系统。然而,首批交付的3套系统就暴露出雷达频繁死机,导弹拦截率不足35%的致命缺陷。2025年印巴空战后,亚美尼亚紧急要求退货,但印度军工部门却以合同为由拒绝退款,并强行将剩余的12套系统运抵亚美尼亚,最终迫使亚美尼亚吞下了这笔5.7亿美元的巨亏。
阿卡什系统“96%国产化率”的宣传也充满了迷惑性。其原型是苏联1967年服役的萨姆-6防空导弹,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(DRDO)耗时30多年,只是将萨姆-6的图纸换成印度零件,重新刷漆贴牌,就将其包装成“自主研发”的阿卡什。然而,其核心部件却几乎全部依赖进口:雷达技术来自以色列埃尔塔公司,导弹推进器来自俄罗斯,甚至连软件代码都抄袭了法国旧版系统。2024年试射的“升级版”号称射程70公里,但巴西获得的仍然是老型号,最大射程仅为30公里,射高不足20公里。
阿卡什系统的失败,暴露了印度军工复合体生态的畸形。DRDO依靠“国产化率”的数字骗取预算,军工厂商急于出货回本,政府则利用军火合同作为外交筹码。卖给亚美尼亚的导弹单价被抬高到4800万美元,是市场同类型导弹的三倍,因为中间商要抽取15%的“佣金”。菲律宾购买印度“布拉莫斯”导弹被捆绑接受高息贷款,阿根廷考察“光辉”战机时,印方强塞二手发动机,这些都反映了印度军工行业中存在的严重问题。巴西谈判代表曾私下吐槽:“他们连导弹参数都敢造假,说每天能拦截150架无人机,却连一段视频证据都拿不出来!”
阿卡什系统的根本问题在于印度军工长期以来存在的“纸面创新”痼疾。萨姆-6是针对亚音速轰炸机设计的,早已过时。而阿卡什的反应时间长达两分钟,在现代战场上,这足够无人机往返轰炸多次。印度军方不解决基础问题,却沉迷于“参数造假”,将射程从30公里夸大到70公里,将目标数量从4个虚报到64个。巴西测试工程师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他们给蒸汽机车刷金漆,就想冒充高铁!” 阿卡什的失败,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尴尬,更暴露出印度军工体系深层次的弊端,以及其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缺乏诚信的经营模式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亿策略-配资app下载-配资排排网-线上实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