昼晷已云极,宵漏自此长
今日10时42分
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
——夏至
如约而至
夏至是盛夏的起点,夏至入头九,羽扇握在手,二九一十八,脱冠着罗纱,三九二十七,出门汗欲滴……人们从夏至这天开始,通过数“夏九九”来记录温度的变化。
“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”,夏至也是昼夜变化的界限,北半球迎来白昼最长的一天。过了这天,太阳将走“回头路”,白昼渐短,黑夜变长。
夏至 · 三候
一候鹿角解
鹿的角属阳,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,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。
二候蜩(tiáo)始鸣
蜩即夏蝉,俗称“知了”,夏至后因感阴气生,雄性的知了便鼓翼而鸣。
展开剩余80%三候半夏生
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,因在仲夏的湿地中出生而得名,此时白昼骄阳似火,浓荫难求,夜晚虫鸣如织,花香四溢。
夏至 · 习俗
祭神祀祖
夏至时值麦收,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、祭祀祖先之俗,以祈求消灾年丰。因此,夏至作为节日,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。
消夏避伏
夏至日,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、脂粉等什物。《酉阳杂俎•礼异》:“夏至日,进扇及粉脂囊,皆有辞。”“扇”,借以生风;“粉脂”,以之涂抹,散体热所生浊气,防生痱子。在古代,“夏至”之后,皇家则拿出“冬藏夏用”的冰“消夏避伏”,从周代始,历朝沿用。
称重
有些地方这一天还时兴称重量。据说在夏至这一天称了体重后,高温酷暑都不怕。这也寄托了人们希望自己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。称重时,男女老少一个挨一个排队过秤,还有人报重,场面十分热闹。
夏至吃面
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,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。民间也有“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”的说法。当然,不同地区吃面的习俗也有不同,例如北京一带人们爱吃炸酱面,而在南方一些地方,常常把面拼为薄饼,烤熟后夹上豆荚、青菜、豆腐和腊肉等,先祭祖,祭完祖再吃,还可以馈赠亲友。
夏至 · 养生
夏为大,至为极。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,但盛极必衰,阴气也从这一天开始滋长,阴阳交错,人易生病,消夏避伏切忌过度贪凉。
降水在这个时节会变得频密,潮湿炎热的夏日,饮食宜清淡,要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。
清淡饮食
夏至时节气候炎热,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,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,不可过食热性食物,以免助热;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,不可过食,以免损伤脾胃。
忌夜食生冷
夏季夜短,生菜、瓜类等,本为夏季忌食之品。夜间亦要注意不要吃生冷、黏腻之物,否则可见腹胀、吐泻交作等病症。
晚睡早起睡午觉
此时节,公众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,宜晚睡早起,而老弱者则应早睡早起。从这天开始,一定要睡午觉。夏至阴生,在中医理论中,午觉是以阳养阴,子觉是以阴养阳。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儿,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。
多喝水,防头痛头晕
夏至时节气温高,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,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,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,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,进而造成头痛头晕。
温水洗澡
温水冲澡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,体表血管扩张,加快血液循环,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,降低肌肉张力,消除疲劳,改善睡眠,增强抵抗力。
馥郁的夏意里
流淌着生命的旋律
阳光充足明亮
万物蓬勃丰沛
愿你的生活
也随这夏至的生机一起
多一点明媚与快意
多一些绽放与热情
(来源:长城新媒体)
发布于:北京市亿策略-配资app下载-配资排排网-线上实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